9月17日上午,学校召开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本科教学工作例会,会议由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仁山主持,校长助理、教务部长李志生,教务部、教学督导与评估中心、各本科教学单位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首先,校长助理、教务部长李志生对本学期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作部署,他强调本学期须在保障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重点开展好几方面工作:一是做好校级教学成果奖的评审和省级、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培育工作;二是以新文科建设和“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为抓手,做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优秀教材等的申报和建设工作;三是在做强做好“读懂中国”系列通识课程建设的基础上,持续深入推进专业课程思政建设。
接下来,教学督导与评估中心主任徐桂菊布置本学期教学督导与评估相关工作,提出要围绕中心职责,紧扣问题导向,突出工作重点;扩宽评价内容,对重要时间节点的教学设施、教学效果、教学保障等进行全方位评价;做好本科状态数据采集填报、论文抽查工作;推进实施专业认证工作。
随后,教务部各副部长分别就教学研究、教学运行、实验室管理和学务管理等工作安排进行了补充和说明,并在会上就学校《关于贯彻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工作方案》《教材管理办法》《优秀教材评选与奖励办法》等三项制度专门征求了意见。
在自由发言与研讨环节,与会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均围绕服务和保障本科教育教学工作这一中心,介绍了本单位近期重点工作及举措。各本科教学单位从课程思政建设、教材建设、本科教学评价标准和激励机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部分意见建议。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仁山作总结发言。他强调,一是要加强学习,不断深化思想认识。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教育部有关本科教学重要文件精神以及学校第四次党代会报告精神,进一步提高站位、深化认识,从根本上落实“以本为本”;二是要在立德树人、融通创新的框架下做好四方面工作:要做好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将专业课教学与弘扬“真善美”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要切实在“六卓越一拔尖”、新文科、新工科等建设上采取符合我校实际的措施,实施建设新专业、开发新课程、创造新模式和采取新举措等“四新”措施;要高度重视十四五人才培养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要健全完善督导、评估、专业认证等体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