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校各学院:
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生全程培养方案(2020修订版)》相关要求,学校将开设《劳动教育与劳动体验》等课程。现将具体情况说明如下:
一、课程基本信息
序号 | 课程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授课方式 | 年级 | 类别 |
1 | B1881161 | 劳动教育与劳动体验 | 1 | 32 | 课程学习 | 2022 2023 | 素质教育必修 |
2 | 美育课程及实践 | 2 | 32 | 课程学习 | 2022 2023 | 素质教育必修 | |
3 | 课外素质教育 | 6 | 96 | 课外实践 | 2022 2023 | 素质教育选修 | |
4 | B1890120 | 社会实践 | 2 | 32 | 课外实践 | 2022 2023 | 集中实践 |
二、课程组织
1.《劳动教育与劳动体验》由教务部负责统筹和组织,依托智慧树平台开展线上学习。教务部已将2022级、2023级学生名单导入平台,请学生登录智慧树平台选择《劳动教育与劳动体验》(开课单位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或《劳动教育》(开课单位为同济大学)课程进行修读。课程选定后须按要求完成学习和考核,课程的学习时间为2025年3月21日-5月28日,考试时间为2025年6月1日-6月9日。学习方式详见《智慧树平台学生端操作手册》(附件1)。
2.《美育课程及实践》由教务部负责统筹和组织,学生须通过第一课堂选课完成修读,课程清单见每学期选课通知附件。
3.《课外素质教育》由校团委负责统筹和组织,各学院依托“第二课堂”负责组织动员、总结考核、学分认定等课程管理工作。具体要求参见“第二课堂成绩单”必修类课程项目(活动)认定标准(参考)(https://tw.zuel.edu.cn/2023/0517/c7469a334320/page.htm)
4.《社会实践》由校团委负责统筹和组织,学生于1-6学期的寒暑假完成,各学院负责组织动员、总结考核、学分认定等课程管理工作。
三、考核流程和成绩认定
1.《劳动教育与劳动体验》成绩由教务部根据智慧树平台学生的修读情况,将60分以上(含60分)的学生成绩记为“合格”录入教务系统。低于60分的学生须重修该门课程,直至合格为止。
2.《美育课程及实践》以学生选课课程的实际修读成绩记载。
3.《课外素质教育》《社会实践》成绩做合格性考查;
《课外素质教育》课程,学生须在第7学期前按要求参加学校或学院组织的各类“第二课堂”项目(活动),并通过“第二课堂”移动端(企业微信-工作台-万能广场-第二课堂-我的-完成课程)检查必修项目(活动)完成次数情况;
《社会实践》课程,通过学生提交的寒暑假《社会实践登记表》予以考查。学院教学秘书应于第7学期结束前(11月底)将合格性考查结果以学院为单位导入教务成绩管理系统。
学院教师应登录第二课堂查询学生完成情况(https://dekt.zuel.edu.cn/dekt/-第二课堂-学生活动汇总),根据《“第二课堂成绩单”必修类课程项目(活动)认定标准(参考)》要求出具课外素质教育课程“合格”或“不合格”的认定意见,并将《课外素质教育》认定情况汇总表的电子版(附件2)报教务部、校团委备案作为毕业审核依据,结果不需要导入教务成绩管理系统。
联系人:教务部 陈国威88385428、何 娴 88385458,
团 委 胡 瑢88386542
附件:1.智慧树平台学生端操作手册.pptx
教务部、校团委
2025年3月21日